【2020藝術法律講座】第一場:藝術家的權益保障與社會定位—德國經驗分享 | 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 Taiwan Cultural Law Association, TCLA
16699
post-template-default,single,single-post,postid-16699,single-format-standard,ajax_fade,page_not_loaded,,vertical_menu_enabled,side_area_uncovered_from_content,qode-theme-ver-10.1.2,wpb-js-composer js-comp-ver-5.1,vc_responsive

【2020藝術法律講座】第一場:藝術家的權益保障與社會定位—德國經驗分享

【2020藝術法律講座】第一場:藝術家的權益保障與社會定位—德國經驗分享

 

藝術家以及文化產製品之於社會的意義是甚麼?「權利」與「責任」的兩面性又該如何體現?《文化基本法》2019年6月正式施行,對於藝術工作者的權益有了明文的保障,但是藝術工作者需要什麼保障?應如何落實?

講者介紹
鄭安齊 / 藝術家、目前於德國奧登堡大學就讀博士班

廖凰玎 / 博士、律師、臺灣文化法學會秘書長、台灣文化政策學會理事

主辦單位:臺灣文化法學會

協辦單位: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

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

舉辦日期:2020/1/14,1830-2100

活動地點:洪建全基金會敏隆講堂

本座談邀請研究德國藝術家權益運動進程的藝術家鄭安齊、與台灣第一線參與《文化基本法》條文制定的廖凰玎律師對談,分享從德國藝術家在70年代的集結、藝術家大會的決議,進而成立工會,爭取藝術工作者權益,及從藝術保險的成立過程,供台灣社會參考。

 

1830-1900 廖凰玎/ 藝術家保障與法律
1900-2010 鄭安齊/ 德國藝術勞動權益運動進程
2010-2100 綜合交流